|
毁灭之波与救难之波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应急通讯成为海岛生命线 2005-1-5 华盛顿邮报2005年1月2日特稿 拉马 拉克什米(Rama Lakshmi)1 ?% {! z+ X' t9 P7 f' m+ U; k
< >翻译:BD6AS、BG1FPX
; }$ V, q' o* x9 Q" C* i+ k% l! [译文审校:BD4AAQ</P>
( ^6 A: W. M+ \) V3 B< >印度布莱尔港——大约一个月之前,巴拉提·普拉萨德(Bharathi Prasad)带领六名年轻的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来到这个遥远的岛屿首府,带来了他们作为爱好者的梦想:建立一个电台,创造一项全球业余无线电通联的新的世界记录。用业余无线电的俗语,这次活动称作“远征”。</P>4 j) {& n% C8 E5 a9 H
< >普拉萨德今年46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来自新德里,她说:“能够来到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进行操作,是一个莫大的荣誉。这里没有业余无线电,因为印度政府认为这个地区非常敏感。”</P>. V+ \1 `8 P1 K, ]" x
< >孟加拉湾位于距离印度大陆东部900英里处,最近一次在分散在这里的岛屿进行业余无线电活动,已经是1987年的事情了。当时,普拉萨德在布莱尔港设台,作了15,500个通联。“我一直想回到那里,打破那个纪录,”她说。</P>. g, ?% e/ }, \; L- _
< >这一次,普拉萨德在她住宿的酒店里架设起天线,把501房间变成一个无线电台。她每天进行1,000多次通联,用她自己的话说“几乎是夜以继日地”操作,“每天只睡三个小时。”</P>
/ u% Y' `. ?' C! [/ Y' ?/ ]< >12月26日大早,当酒店其它客人还在熟睡的时候,普拉萨德的房间却充满着无线电惯有的吱扭声和滴答声。早晨6点29分,普拉萨德感到地震的第一波震动。房间里的桌子剧烈晃动。普拉萨德跳起来,对着话筒喊到:“地震啦!”电台随后就没有声音了。普拉萨德跑出房间,向酒店工作人员和其它客人发出警报。</P>
. R. T* r/ B' M7 i) W& {< >虽然只有几个字,普拉萨德却通过电台,将地震消息告诉了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爱好者。</P>
2 }* F( a! X" w$ {3 y! Q< >几个小时内,布莱尔港的每个人都清楚了解了破坏的程度。但这时海啸已经破坏了整个由500个岛屿组成的群岛的电力和电话服务,首府与印度其他部分基本断绝了联系。</P>8 m% d! v! }4 D$ V
< >普拉萨德临危不惧,她在酒店草坪上借助发电机设立了临时电台,使这个城镇在业余无线电的地图上重新运作起来。</P>
8 Y( l& o& k: D, u/ D/ h< >“我联络了印度其他邦的无线电爱好者,将发生的情况向他们通报。整个业余无线电界这时都在寻找我们,因为震后他们就没再听到我们的信号,”她回忆说。“不过,我也知道,这是一场大灾难。我当即放弃了我的远征活动,并要求所有无线电操作人员不要干扰我们。从这一刻起,我只作应急通讯。”</P>; o; o5 x$ w1 v( r' g9 u
<P>在印度其他地方由海啸引起的伤亡和破坏的消息迅速传往世界各地,而此时,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命运才开始逐渐为外人所知。</P>
2 j* o* u v& Z' \+ v<P>普拉萨德不停地向可能收到她无线电信号的人传递着事态进展情况。她一再重复着:没有电力供应,没有水,电话通信也中断。</P>
6 v) a0 `! \% p( B2 N- _, F) ~<P>星期一上午,她冲进地区行政长官的办公室,自告奋勇提供帮助。“业余无线电是什么?”行政长官问她。听完她的解释,行政长官允许她在他的办公室里架设一部电台,又在受灾最严重的卡尔·尼科巴岛上架设了第二部电台。</P>) j( Z. d5 {/ x" P' Z$ V, \( y
<P>后来的两天,在政府方面想方设法恢复已经瘫痪的通讯基础设施的同时,普拉萨德的业余无线电呼号VU2RBI成为唯一的联系工具,为成千上万焦急的印度人传递他们在岛上亲友的信息。对官员们说来,她则成了救灾通讯中心。</P>
2 H7 b& L. ~ H/ _<P>她说:“卡尔·尼科巴岛上的幸存者们通过我们同他们在布莱尔港的亲戚们联络”。电话线路在星期二恢复通讯,普拉萨德在卡尔·尼科巴岛上的分队向她在布莱尔港的分队通过电波发送有关幸存者的信息,布莱尔港分队成员然后打电话给这些幸存者在大陆的焦急等待的亲戚,转告他们亲人安然无恙。</P>
' ~3 X9 M( ^# e) H. |<P>普拉萨德还帮助了十五名外国游客(包括几名美国人),向他们的家人传递信息。世界各地表示愿意提供救援的消息通过她的电台纷纷传来,她再把这些消息一一转给政府官员。她还参与安排了由印度其他各邦派遣医疗志愿人员的事宜。</P>, h- u: L2 t0 v( Y' O
<P>她现在在岛上已经尽人皆知,在业余无线电界也名声远扬,以至于人们已经把她亲切地称为“孟加拉湾的德蕾莎”。</P>1 z2 }4 K- B' Z& n2 `) h# O' j
<P>地震发生时,普拉萨德的丈夫焦急地从新德里打电话给她,要她立刻动身回家。</P>& s5 Q# t* ~5 @2 m% }( L
<P>“他提醒我得回家照看两个孩子,”她笑着说:“我告诉他,作为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灾难袭来时我有一份责任在肩。”</P>/ N- |0 x' ~) w
<P>根据印度严格的通信法规,一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未经办理繁琐的手续取得多个部门的准许,是不得携带无线电设备离家外出的。</P>
+ `. P8 w- {4 x+ Z/ N, [) c: P( v" v<P>普拉萨德说,继她第一次到布莱尔港的远征之后,她花了十七年的时间向有关官员死缠烂磨,才获得允许重返故地。</P>4 o% A; m; z% z# m2 r, B) X
<P>她现在的希望是,她在这次海啸灾难中的表现,可以有助于为印度的其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争取到一个宽松的环境。</P>
E A7 t, \: z* T<P>“她登记入住时,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 布莱尔港的酒店经理,拉维·辛格回忆说,“现在,我对她表现出来的勇气表示惊叹。”* e6 i5 I0 w/ ]# k
[转贴]</P> |
|